寫這段文字猶豫很久,寫了,好像在趕流行,不寫,又看不慣一些事情。
我曾經在越南、新加坡與印尼(好吧,雖然只有在一個小島一天)自助旅行過,這段旅行給我最大的啟示是:永遠不要用台灣人的眼睛去看外面的事物。
這對我很重要。譬如,胡志明是獨裁者嗎?我會用其他角度思考:在那個時代,他能夠有其他的選擇空間嗎?今天李光耀逝世,很多人對他發表追思,台灣這邊呈現兩極化:我看到不少文字是描述新加坡有多不自由、多不民主呱拉呱啦,要不就是歌頌李光耀當初的作為是如何,他是怎樣的典範。
我是比較持平看待他。我在新加坡的時候,的確被他們的建設感到印象深刻,至於現在電視、PTT、論壇等說新加坡有多不自由,個人覺得是還好,除了地鐵不能拍照(除非提出書面申請,兩個工作天)印象比較深刻,我不覺得新加坡有特別嚴苛到隨時讓你不舒服,當然也可能我只是個背包客。當時在國家博物館看到他們建國的歷史,我不得不佩服當年他們創業維艱,也對一些歷史感到有興趣。等到旅行結束,我回到台灣,讀了<李光耀回憶錄>跟介紹馬共的<生命如河流>,我對李光耀的尊敬仍在,不過既不會神化,也不會覺得他是獨裁者。
因為在那個年代,他沒有別的選擇。
如果你的國家只有兩個台北市大,旁邊兩個不是很友善的穆斯林鄰居,你的水電油跟糧食完全靠進口,這兩個不友善的鄰居距離你比台灣海峽短得多了,其中一個還派過恐部分子炸過新加坡。你的主要族群是華人,他們生活大多還不錯,但是你的國家有一部分是穆斯林,而且是禁不起歧視的一個族群。
你能夠有什麼選擇?手牽手護新加坡?來個防禦性公投跟印尼宣戰?成立媒體天天罵馬來西亞?
別鬧了。今天看到很多台灣的文字隱諷新加坡不自由不民主,都忽略了新加坡是個沒有天然資源、沒有縱深的小地方。而且內部有族群與宗教的矛盾,嚴格來說,這個國家一直是處在危機中的。新加坡就像一個表演走鋼索的特技演員,在觀眾面前穿著華麗的服飾,面帶微笑,內心卻戰戰兢兢走在鋼索上。而今天台灣人的心態是:嘿,你怎麼不學我腳開開大步走?
新加坡不行,它學台灣人外八字走,一下子就粉身碎骨。說真的,台灣老酸新加坡不民主自由的人,沒有同理心。
我肯定李光耀的努力,但我不會神化他。我也不否認他的手腕,但我不會負面看待,因為這個國家禁不起風雨。
不用台灣人的眼睛去看外面的世界,我時常提醒自己,這是漂泊東南亞最大的意義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