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2月8日 星期一

我的80年代

很久之前看到公視在介紹"蘭陵劇坊",忽然想起一些記憶。

蘭陵劇坊是台灣滿早期的劇團,金士傑、顧寶明、李國修、李立群都曾經參予過這劇團的表演。我後來想起來,我童年時期對於舞台劇的印象,應該是從他們而來。


其實我是一個沒有資格討論80年代的人。就我有意識開始,就已經到了1984年了。我的1980年代幾乎是我童年的時光。問我對這個年代有啥記憶?

嗯,綜藝100,連環炮,陶大偉與孫越,我想的到的都跟電視有關。強棒出擊、王傑、趙傳、七匹狼、小虎隊。80年代對我的印象除了影視,還是影視。不斷的抗議活動,蔣經國逝世,解嚴。那時候流行的新聞諷刺書<李濤寓言>,報紙變的有趣了,人間副刊開始尺度變大........

我算是家裡狀況比較特殊的,所以在小學的時候就接觸一些早熟的東西,譬如副刊,還有爸爸跟姊姊的書。尤其老爸他們那時候會有公家發送的讀物,我也就在這樣的時刻接觸比較早熟的書籍。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錯覺,我覺得80年代跟今天比,整體的文化環境、媒體等等,比較有深度。

譬如那時候的報紙,除了國際新聞版,還會有專門討論國際事務深度報導的"寰宇版"。十歲的我就是那時候認識"寰宇"這個詞的。那時候的電影、音樂也比較有劇情,而現在的媒體,沒深度也沒視野,而且似乎在比民粹,比幼稚。

現在儘管網路發達了,很多東西很炫,很吸引人,可是沒有像80年代那時候有深度的文化視野,很多東西就很淺薄,也許是閱聽人已經習慣被餵養這樣的東西?不得而知。

其實那個年代,值得懷念的,是那個"有深度的單純"吧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我們下一個楊德昌在哪裡?

吳慷仁登陸了。 關於他登陸的理由有很多,有一個原因是在台灣拍片題材限制很多。很多台灣人不能接受這個論點,但是靜心而論,雖然台灣號稱自由民主,但是能夠拍的戲劇真的很少,我們大概頂多時裝劇這類的,你說台灣要拍古裝、武俠等電影或戲劇,先不提文化上中國元素的問題,光是場地跟服裝遠遠不能跟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