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7月15日 星期三

90年代的港片

朋友問我,為何他特別懷念90年代的港片?

我開玩笑地回:你是懷念那個年代的港片,還是那個年代?

會這麼問是因為,在那個年代,差不多是我們這個歲數的人青少年到大學左右的時代,相對來說,人總是會懷念青春。不過真正來說,香港電影在90年代某種程度的確到了某種高峰,不管在劇情、製作上,都會讓你說"好看"兩字。

我不是電影專業,談電影肯定是不專業的,不過相較90年代跟2000年後的香港電影,我個人覺得影響之間變化的最大因素,大概是回歸。回歸前的香港電影,一來情節多了不少"英國因素",二來在題材的創作上比較沒有那麼強調"價值正確",所以劇情安排不見得那麼符合主流道德價值,但是比較貼近現實,也因此可看性比較高。

2000年後的香港電影,不知道是否因為一來要配合大陸市場的因素,還是在製作成分上多了很多中國元素,感覺電影相對保守一點,或者說,為了配合一些東西,電影變得不自然。譬如<飛砂風中轉>、<賭城風雲>等。像<黑社會>跟<黑社會之以和為貴>就算比較真正香港味的電影(不過,大陸那邊就限制這兩部,一部更改劇情,一部被禁)。

這麼說好了,90年代港片製作技術、特效都比80年代進步,同一時期明星也多,所以電影整體來說可看性很高。到了2000年後,特效等技術更進步,但是除了上述的"保守"風向外,好像明星也沒那麼多了。這麼說好了,90年代少壯派的從周潤發、梁朝偉、劉德華.......數都數不完,可是到了2000年後,有一段時間,不是古天樂就是吳彥祖,好像都沒男明星一樣。當然目前有陸陸續續一些新面孔,不過還是少了一點甚麼。

到底還是90年代的港片,比較值得回味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我們下一個楊德昌在哪裡?

吳慷仁登陸了。 關於他登陸的理由有很多,有一個原因是在台灣拍片題材限制很多。很多台灣人不能接受這個論點,但是靜心而論,雖然台灣號稱自由民主,但是能夠拍的戲劇真的很少,我們大概頂多時裝劇這類的,你說台灣要拍古裝、武俠等電影或戲劇,先不提文化上中國元素的問題,光是場地跟服裝遠遠不能跟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