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3月14日 星期五

創作與真實

親愛的Y:

前些日子跑去逛故宮。在前往故宮的路上,一時興起去逛了一間小畫廊。

我已經好幾年沒去過畫廊了,上一次去是當兵的時候。我當兵的時候因為生活苦悶,所以開始涉獵一些藝術的東西。每個月會買本《今藝術》來嗑嗑。那個時候還裝雅痞,跑去一佳冬區的畫廊看畫。不過看到畫的價格就被嚇壞。有一幅來自法國著名畫家之手的作品,台幣要兩百四十萬左右。

嗯,很難說,藝術不是有錢人的東西。

好,言歸正傳。我前些日子去那家畫廊 看畫。那間畫廊剛好展出大陸畫家的作品。大陸畫家的作品基本上有兩個特色:一,衝突感特高。不知道是否因為歷史或政治因素,這些畫家在畫風與題材上都充滿強烈的衝突感。二,筆功特強,撇開創意等等東西,大陸畫家在線條、色彩的運用相當專業。

有一幅作品,把我徹徹底底的震撼到。

有一幅素描<蒙娜麗莎的微笑>,是一位叫冷軍的大陸畫家畫的。冷軍來自四川,是個相當專業,也相當優秀的素描畫家。這幅<蒙娜麗莎的微笑>之所以會震撼我,是因為,這幅由鉛筆素描而成的畫作,不論你由哪個角度與距離來看,簡直就是張黑白照片。裡頭人物的線條、光澤的變化等等細節,甚至紋路、衣服上的毛球都畫的相當細緻。簡直就像拍攝出來的黑白照片。

畫廊的工作人員說,冷軍一年只畫兩幅畫。

我看著這麼細緻的畫作,一來很讚歎他的筆功。二來也在想,他一年只畫兩幅畫,每幅畫都要花那麼長的時間來繪畫,那畫家該如何把這樣的形象畫出來?除了寫實地表現出自己的畫作,有多少東西是創作者自己的東西?

這讓我想到一件往事。以前在上寫作課的時候,那時候的我功力只有散文,詩跟小說都還談不上。那時候有一位散文老師說,小說跟散文其實有個模糊的分野:散文多的是真實切身的經歷,而小說多的是虛擬的情節。然而小說往往有很多東西又是真實事件改編過來。

後來,當自己也慢慢嘗試寫小故事的時候,也發現很多東西其實是真實生活的反映。甚至,有時候連故事、裡頭的人物都會是認識的人事物當原型。我想小說家最尷尬的問題是被人問到:這故事是真的嗎?因為回答是或不是好像都不對。回答不是,隱約會感受到讀者失望的嘆息;回答是,但有時候真的幻想成分遠高於真實世界中發生的比例,怎麼可以說是真實的呢?但是終究有很多東西又是真實的點滴。

有的時候就是這樣,創作的東西,往往很多是創作者自己創作出來的。可是又會希望大家認為那是現實。

這就是矛盾吧。

Sincerely,

Skoog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前進越南停、看、聽

海外工作這幾年變成一個新鮮名詞,幾年前外派中國大陸是大宗,這幾年外派越南的職缺也多了。十五年前,大概也只有台塑比較出名。現在又多了很多鞋廠、樹脂、紡織大廠。 如果真的決心想要來越南發展職涯,下面幾點必須先想清楚: